株洲博物馆

登录注册退出

迸发蓬勃力量 绽放最美青春

  • 发布时间:2020-03-25
  • 文章来源:国家文物局
  • 24
  • 0
  • 0
  • 他们,是父母眼里长不大的孩子,是孩子年轻的父母,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吃苦在前,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投身到抗击疫情医院以外的另一阵地——社区,直接面对基层群众,为社区做好“守门人”,当好“服务员”,为居民排忧纾困,他们仿佛一夜之间成长了。武汉市文博单位102名“80后”、“90后”成为了社区战“疫”的中流砥柱,他们还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可爱脸庞,闪耀着勇敢、坚毅、无畏的光芒,展现出蓬勃的青春力量。


    “我看不见他的样子,但我想记住他”

    社区封控管理期间,水厂宿舍居民李女士的父亲在阳台晒太阳摔倒了。她一个人扶不动,母亲年纪大更不敢扶,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余思哲接到通知后,放下手头的工作就往李女士家里赶。和李女士一起将父亲扶回房间并确认老人没有大碍后,他才离开,并告诉李女士如果老人有不舒服马上通知社区。李女士给社区打来感谢电话:“我真的要感谢他,但我忘了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们都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完全说不出特征。”

    武汉市考古所王浩在下沉社区时一次路遇两名河北援汉医疗队医生迷路,立即将他们送至所住酒店,两名医生再三询问名字也未留名。

    50多个日夜,武汉有千千万万这样戴着口罩穿梭在社区的巷道和城市的街道的年轻人。

    他们说,我看不见他的样子,但我想记住他。


    “最危险的事情,我上”

    武汉博物馆容艺、汪波下沉的同济社区,位于同济医院院区,该社区确诊、疑似病例较多,工作十分艰苦繁重。他们常常上午完成楼栋消杀工作后,中午又要前往医学院为居民提供咨询、办证、测量体温、送药、注册健康码等服务,下午又转战小区帮居民分发生活物资。对于前往隔离酒店为疑似感染居民领取CT检测结果、进入感染楼栋消杀、排查,这样艰巨的任务,他们毅然接受,毫不退却。

    武汉革命博物馆王嘉下沉社区第一天就接到了协助社区联系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将部分人员送到方舱的工作,直到晚上9点,第二天又继续投入工作中去。他下沉的硚口区宝丰街公路社区,处在市肺科医院、同济医院和女子监狱附近,医院上、下班、看病、检查的居民比较多,门口值守总能碰到往返医院做检查和CT的居民,但是王嘉同志从未退缩,始终坚守。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杨轩值守的社区是有疫情社区,社区的人员有发热现象,他主动请缨,不顾自身安危前去测量体温,帮助处理。

    他们说,最危险的事情,我上。


    杨轩给发烧人员量体温


    “大家都有困难,但我们能克服”

    战疫过程中,很多青年家庭都是“双职工”,有的都要下沉社区,有的是医护人员家属,家里孩子、老人无人照顾,但他们从没叫苦叫累,毅然走上工作岗位,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

    武汉革命博物馆王嘉作为医护人员家属经常白天黑夜颠倒,几乎每天凌晨2、3点在无人的市区中穿梭,接送奋斗在一线的妻子和她的同事,到家都是凌晨四点多,还要坚持第二天下沉社区工作,每天睡眠不足4个小时。

    辛亥革命博物馆石洪俊的妻子是武汉市收治新型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医护工作者,也是参与过抗击2003年“非典”的医护人员。疫情暴发后,她一直不分昼夜地奋斗在医院抗击疫情的前线,1月23日以来在医院一直没有回家。石洪俊家里有年近七旬的老母亲,还有几个孩子,为了让妻子放心,他一面担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一面担负起作为馆保卫部主任馆里安全防控的重任,还积极参与社区下沉工作。

    武汉博物馆屈征,在丈夫元月底就已抽调至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应急保障组一直未能回家的情况下,毅然将5岁女儿送至年近七旬的父母处照顾,积极投身对接社区的下沉工作。自编入社区网格以来,她几乎日日下沉,作为支部书记带领支部全力配合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她说:“与爱人同城并肩战疫的经历,他们会一辈子铭记。”

    辛亥革命博物馆卢骏,家里有年幼的小孩和老人要照顾,且妻子已参与了下沉社区工作,该馆本没有安排他下沉,但他主动请缨,表示“我还年轻,愿意接受锻炼。”值班条件艰苦从不抱怨,忍着痛风的疼痛,尽职尽责坚守在岗位。


    “她就像我的女儿一样”

    武汉博物馆雷晓洁白天忙完社区值守工作,晚上回家还要及时向她的包保对象——独居孤寡老人胡婆婆道一声问候,唠一唠家常。社区70岁的胡婆婆无人陪伴,疫情期间不能下楼与邻里交流,十分孤独,情绪低落。雷晓洁每天与老人在电话里聊上半小时,及时上门为胡婆婆补充日常所需物资,给予老人如家人般的关爱,成了老人家的“知心人”、“贴心人”,慢慢地老人心情也“由阴转晴”。

    晴川阁管理处胡欢就近下沉到自己所在的社区,她每日到社区报到值守,为邻居们答疑解惑,解决生活困难。刚开始的几天里,每天都有居民到门口发泄情绪,对小区封闭颇有怨言,甚至还有个别脾气火爆的居民对值守志愿者进行推搡、谩骂,体会到他们也是因为在家封闭太久情绪不稳定,胡欢把他们拉到一旁坐下,仔细询问他们家的需求,最后用老街坊“感情牌”劝说他们回家耐心等待。由于小区独居老人不少,许多子女住在隔壁小区,凡是有要求为老人送物资的,她都热心快肠的往返于小区之间,代为传递这份孝心。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只要居民们有什么问题找到她,胡欢立刻向社区报备、协助解决,胡欢的手机号码,成为小区的热心专线。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余甜一到社区,就主动负担起为社区重症居民登记、购买药品的重任。第一天买药是最艰难的,“我们先去了汉口大药房,没有排到号,又换了几家才排到号,为了防止过号,我就一直在门口排着,哪儿也不敢去”。就这样她从早晨八点开始排队,一直到晚上八点终于买齐了社区居民需要的药品,整整一天没吃一口东西。社区80多岁的宋奶奶,老伴是帕金森重症患者,需要定期服药,社区封闭,全市交通都停了,着急的她找到了社区。“我打了电话以后,自己也不敢抱希望,听说现在买药可难了,我就想等几天说不定会有。没想到第二天就拿到了”。她提起余甜就是止不住的夸奖:“那个小个子的女伢子,人好、心细”。

    他们说,她就像我的女儿一样。


    余甜买药归来



    “我想回来,一分钟也待不住了”

    疫情暴发正值春节,许多职工回老家过年。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职工林大永身在山东,但他从疫情暴发之初就一直关注着武汉的情况。“我常年生活工作的城市‘生病了’,心里真的特别难受。”自从抗疫工作开始,他更是密切关注着工作群里的“动静”, 每天在群里看到在汉党员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开展各项一线防疫工作,他又感动又焦虑,隔几天就去一趟当地社区,咨询何时能返汉,需要办理哪些手续。后经多方咨询,他花了好几天时间,办理了完备的返汉手续,带着妻女一刻也不耽误,连夜驱车赶回武汉,高速上没有酒店能入住,他就把车停在服务区,一家三口在车上将就一晚。返汉的第二天,林大永一早就来到对口的硚口区汉水桥街仁寿社区投身一线防疫工作。


    林大永为社区居民分鱼


    “不分分内分外,尽最大的心,做哪怕最小的事”

    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位于远城区,平时仅靠一台公务车解决职工解决上下班问题。疫情期间,既要下沉社区,馆里的各项工作也不能停,全馆这台公务车,在每天的值班表上无论是谁上班,“车辆”一栏永远写着“司机杨康”,该馆去年刚招录的92年小伙子。该馆要下沉的汉中街万兴社区位于硚口,而下沉党员大都住在武昌,交通成了大家的难题。他默不作声地挑起了这个重任:每天先送下沉党员去硚口社区,紧接着送其他同事去单位上班,再返回硚口送下沉人员回家,最后返回单位送同事们回家。大家都在回家,而他回家的路,却变得越来越长。后来按照社区工作安排,加入到通宵值守的队伍中,成为中山舰八位下沉人员中年龄最小、战线最长的一位。从那天起,夜晚他在社区值守,白天又开着车接送大家、大街小巷采购防护物资,有多少次开车行驶在路上时,车里的人早已疲惫不堪地睡着了,而他却清醒着,

    双手牢牢把着方向盘。原本每天下班后要赶回家给妈妈做饭的他,现在早已把家搬到了车里、搬到了路上。从大年三十放假至今,下沉社区服务总共工作五十多天、累计行驶6000多公里。


    开车行驶在路上的杨康


    居住在兴华尚都小区的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重症医学科孙文武医生,疫情开始后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不能回家,家中妻子和女儿无法照顾,3月5日起,下沉的市考古所王浩主动对接进行一对一帮扶。当孙医生家属有困难诉求时,王浩会在第一时间内予以解决。3月11日中午,家属联系王浩,需要给一直在医院工作的孙医生送一些换洗衣物,王浩随即开车将物品送至医院交到孙医生手中。


    王浩到医院为孙医生送生活物资



    疫情初期,武汉全城防疫物资紧缺,在供应商无法供货无法运输的情况下,辛亥革命博物馆姚晓锋、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杨轩、市考古所王浩在值守过程中,听说社区物质不足,他们每天跑药店、搜寻网店、托关系、找门路,为社区想尽一切办法采购,王浩看到社区人员急缺防护服,甚至毫不犹豫将自己准备的一套防护服送给社区。每天衣服都要汗湿几次,有时忙得连水也喝不上一口。在他们的努力下,紧缺物资及时送到居民手中。

    武汉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朱乐天为多户居民更换液化气钢瓶,一个满载的钢瓶有30公斤重,楼栋没有电梯他就扛着钢瓶一层一层走上去,再把空罐给扛下来。

    他们说,我要尽心地去做好每件事。


    朱乐天为居民换液化气


    虽然小区门岗值守工作重复琐碎,风险也不小,但是却给了隔离在高楼中的武汉人一份希望和安稳。他们说,每天看着那个熟悉的出入口你们热情有序地工作着,就像是封城的日子里找到了一种安定的生活节奏。

    无论路再长,夜再寒,只要脚踏坚实的大地,这青春的蓬勃力量能驱走阴郁和灰暗,看到晨曦与朝日。(程敏)

    • 上一篇: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要求严格落实防止境内疫情反弹各项措施 进一步做好
    • 下一篇:红楼橱窗推出“众志成城 文物战疫——全国文物系统抗击疫情在行动”展览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