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博物馆

登录注册退出

基层文博人 | 孙德民:只要我的心脏能跳就要为文博付出

  • 发布时间:2020-01-07
  • 文章来源:国家文物局
  • 19
  • 0
  • 0
  • 新年走基层,首站是静海。


    在天津静海,要问与文物相关的事,就得找当地文化馆(承担文物博物馆相关工作)孙馆长。孙馆长叫孙德民,土生土长的静海人。自从1974年接触文物考古,至今与文博工作结缘45年。他扎根基层,用一双脚板踏遍静海每个村落,每一处文物点都印在他的心里。孙德民其实早已卸任馆长,可他退而不休。他是真爱文博这份工作,付出了很多很多,饱尝苦辣酸甜。1月4日,面对前来采访的中国文物报记者,孙德民动情地说:“只要我的两腿能动我就要为文博事业奔波,只要我的心脏能跳我就要为文博事业付出。”


    参与东滩头汉墓发掘 填补静海历史空白


    孙德民与静海文博的故事,要从1977年年初开始讲起。那是他“入行”后的第三年。“文革”刚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天津市启动了第一次文物大普查。


    “我和另外两位同志深入全县各个村镇开展工作。21公里长的子牙河清淤工地为静海西部文物考古打开了一条大探沟。我每天在泥泞的河堤两岸奔走,一边宣传文物保护一边征集文物。”那年27岁的孙德民主持静海的文物普查工作,肩头担子很重。脚下的淤泥拖得人步履维艰,汗水不停地往下淌,可他不敢松劲,不敢停下来。“那会儿老百姓文物保护意识还不强,就怕晚到一步,新发现的文物就被破坏了。”


    渴了便喝一些工地上的清泉,饿了就去工棚里向农民讨一个馍,晚上住在农家或是学校的教室。冬天的寒风打在脸上,就像刀割一般。孙德民记得有一次,七八级的大风刮了整整一天,到处尘沙飞扬,好多工地都停工了。为了保护新发现的文物,他提着几件陶器,赶到子牙村的一个小学校落脚。“看门人为我找来一床被子铺在简陋的教室课桌上,门窗八面透风,被大风吹得响了一夜,好像是在露天宿营。”孙德民说,当他一觉醒来的时候,脸上盖了厚厚的一层黄土面子,连鼻孔里都是土,地上半盆清水变成了半盆泥水。“长这么大没见过那样大的风,第二天我老早又上工地了,真担心有文物被破坏了。”


    四十多天的工地奔走,走坏了两双鞋子,孙德民的脸颊爆了皮,嘴唇也裂了血口子,但他从来没休息过一天。他深知,如果休息一天,就不知有多少文物线索丢失。第一次文物普查基层还没有汽车,孙德民硬是靠自行车和一双腿,走遍了静海全县的各个村落。


    东滩头古墓发掘现场


    “一普”结束后,为了提高全县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孙德民又夜以继日地征集整理文物和文物线索,自己设计策划,还深入有关单位了解文物信息,复制照片,器物说明等,终于筹办起了静海县第一届文物展览,展出文物一百余件,图片六十余幅,参观者如潮,大大提高了静海百姓的文物保护意识。


    在孙德民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静海的文物保护工作渐渐有了起色。1982年夏天,一件引起全国考古界关注的大事发生了。静海东滩头村民在麦场边发现了多块花纹大砖,一座规模不小的古墓露出了一角。


    “接到举报,我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同时向天津市文物处进行汇报。”孙德民说,因为当地农民执意要挖古墓,他多次到发现者家里,耐心细致做工作,宣传文物政策,嘴皮子都磨薄了,才阻止住农民乱挖古墓的想法。他还同时与公社领导及县里有关领导沟通,保护好了现场,为古墓的抢救性发掘做好了准备。


    六七月份正是天气炎热的时候,发掘工地的积水无法及时排出,就只能在积水中作业。孙德民和天津市的考古专家们并肩工作,头顶烈日,脚踩积水,汗水和泥水混在一起,后背被烈日烤得生疼,脱了一层又一层皮,双脚也被积水泡得发白肿胀。当一天黄昏,发现墓室券门上现出“北出大户”四个字迹时,大家兴奋不已,这对墓葬的定性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孙德民二话不说,下到齐胸的积水中拍下了现场照片,留下宝贵资料。

    近两个月的发掘结束后,二百多件文物经过整理,陈列在了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而独特的墓形结构也引起国内考古界重视,特别是三座大陶楼,是代表汉代墓葬的独特器物,其中一件还被拿到国外展出。东滩头汉墓的发现,打破了静海地区“无东汉”的说法。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对东滩头汉墓十分重视,对东滩头汉墓发掘给予高度评价。



    熬夜抢救文物掐青大腿 保护古城让重点工程改道

    孙德民是静海保护文物的“拼命三郎”。20世纪80年代初,为保护汉代古城,他就和上级领导“杠上了”。

    孙德民回忆说,那是1983年,他和同事在田间巡查时发现,刚刚被天津市文物处批准的市保单位汉代“西钓台古城址”,被画上了两条施工的白线。“我马上和县里有关单位沟通,原来是静海港团引渠要穿古城而过,这一信息让我坐立不安啊!静海唯一一处古城遗址不能在我们手中消失呀!”孙德民不顾一切跑到水利、农业、农田基本建设等有关单位,劝阻他们改道而行,保护古城。然而,没有一家单位听他的意见。

    万般无奈,孙德民直接去找了县长,可县长的意见是:农业学大寨是当务之急,一切要为农业学大寨让路。那时候几乎所有的基层文物工作者都经历过类似的困境,文物保护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有人对我说,为了保护古城你得罪县长没有好下场,但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决不让千年古城毁在我们手里,无论顶多大压力,冒多大风险,也要保护古城,我豁出去了!”于是,孙德民绕过县里,以最快速度直接向天津市文物处进行汇报。市文物处领导接到汇报后,立即赶到静海找县长协调,得到的答复依然是:一切要为农业学大寨让路。


    眼看施工队开到古城边了,孙德民没有放弃。“当时没有文物保护法,只有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在即将开工之际,我们只好拿着条例向市政府请示,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县长给我什么处分,我也要把古城保护下来!”说到这儿,孙德民的脸涨得通红,声音有些哽咽。“经过我们和市文物处的努力,市政府终于下发文件,责成静海县人民政府执行,港团引渠工程必须绕道,保护好古城。我们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尽管引渠工程绕道,但在施工中还是发现了很多文物。为了抢救文物,天津市文物处发动了全体人员深入工地开展工作。“我和他们一道在泥水工地来回跑,驻地在陈官屯镇的影剧院耳房,距离工地近五华里,而工地长近十公里,每天天刚亮就要步行到工地,观察每个土层的变化,深入到每个工棚征集文物。”孙德民告诉记者,有体弱带病的专家,只得就着工地的凉水吞下药片。他陪着专家们,做着同样的工作,晚饭后各组还要开总结会到十一二点。奔波一天,困得睁不开眼,还要记录每组的工作情况,为了不让自己发困,孙德民就用手掐大腿提神。


    后来,孙德民又整理了百余件抢救出来的文物,在小镇上办起了文物展,他还担当起了义务讲解员。“珍贵的出土文物显示了古城的价值,连当时极力主张引渠穿城而过的县长看了也非常高兴,似乎对当时的决策有些内疚,并高度评价了我们的工作。”


    回忆过往,年近七十岁的孙德民说,他每时每刻都没有忘记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的使命,一旦发现文物线索他都会尽快赶到现场并向市文物部门汇报。除了保护汉代古城这样的“大事”,他还做了不少保护文物的“小事”。1986年,孙德民在一个村里看到一块明代石碑,是记载当地西峰寺的,多年来被村里垫在田间小渠上,车马碾压让人十分痛心。孙德民就多次找到村里,要他们立刻把碑移走。“他们答应得很好,再去看时仍旧如此。不能再让文物受损了,第二天我就找来吊车拉碑,村里不让,争执下我就义正词严地告诉他们,这是国家文物,不是你村器物,你们再三破坏文物应受到谴责!他们只好让开,后来这座碑陈列在了博物馆里。”


    天津考古队老队长陈雍先生提起这些往事,很是感慨:那些年,基层哪有多余的经费,但每次有专家来,孙德民都热情招待,他自己手头也紧巴呀,就请大家吃烙饼炒鸡蛋。孙德民就是文物基层堡垒户!


    大运河之子不忘初心 建起天津首座乡镇大运河博物馆


    大运河博物馆一角


    “大运河是静海的母亲河,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静海人。我是喝运河水长大的,保护好静海这条母亲河,是我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不变的初心。”穿越静海百里的大运河,孙德民多年来从南到北走了一遍又一遍,六个乡镇一百一十个村子与大运河联系的故事,他如数家珍。“我是大运河之子,大运河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记。”


    2005年,静海县教育局筹建静海博物馆。由于他们对静海文史资料掌握太少,便请孙德民担当总策划。“我为他们精心整理了多年来自己掌握的文史资料,还和他们一起跑遍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搜集与静海有关的文史资料,丰富了展馆内容,充实了实物资料,其中包括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文物线索。经过一年的努力,静海博物馆顺利建成,已接待天津市及各区县的观众达十余万人,很多区县都前来学习建馆办展经验。”

    2014年,大运河畔的陈官屯镇要建大运河博物馆,孙德民又成为主要策划者之一。“我们认为,陈官屯镇有二十五个村,二十四个村面河而居,这是全静海所没有的。另外,镇里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比如汉代古城、隋代古寺、宋代古战场、小德张故居等等,都是独有的文化资源。”孙德民说,经过这样一番分析,坚定了镇里的信心,一定要搞好大运河博物馆。


    孙德民身为策划设计者,深感压力重大,但又为镇领导的决心所感动,于是开始没日没夜征集整理调查工作,跑遍了全镇每一个村落。为了丰富博物馆的实物资料,孙德民经常翻阅各类史料到深夜一两点钟。他还带人考察了很多与大运河有关的城市,赶上堵车大家甚至在汽车里坐上一个通宵,有时到达目的地已经是凌晨两点多,稍微休息一会儿,五点又起床开工。孙德民是整个团队里年龄最大的,大家都问他哪儿来的这么大精力,他说,感觉为大运河做事,自己永远是年轻的,真有使不完的劲。


    博物馆开馆在即,发现还有一个战国展台没有实物。有人建议,为了准时开馆,可以拿汉代或其他时代的器物来代替。孙德民表示反对。“文物工作是最讲实事求是的,来不得半点虚伪,我们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不能因为这事留下瑕疵。”


    经过十八个月的艰苦努力,天津市第一家乡镇办的“大运河博物馆”终于建成了,很好地宣传展示了静海的大运河文化。

    采访接近尾声,孙德民动情地说,多年来,自己一直在为静海的文博事业奔波,尽管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但总觉得需要做的事还太多太多。


    ■记者手记:

    谁是文博系统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坚守在文博基层岗位、默默做着文博基础工作的人。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他们将根深深扎进大地,紧紧拥抱着每一寸文化土壤。正是有了他们的顽强坚守,我们才能将祖先留在这片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下去。

    赶在2020年第一场雪到来前,记者赶到天津静海,终于见到了无数次来天津也没有听说过的孙德民——一位深深扎根在这里最可爱的基层文博工作者。他1950年生人,1969年参加工作,1974年开始从事文博工作。在近半个世纪时间里,他主持了第一、二、三次文物普查静海的普查工作,参与了静海东滩头汉墓发掘,主持设计了静海博物馆和静海大运河博物馆,他把自己的所有力量,都投入到静海文物保护工作中。他不怕吃苦受累,不怕得罪人,只怕有一件文物因自己不去坚持守护而流失。

    孙德民是文博系统许许多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中的一员。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我们要礼赞他们,向他们致敬!(王歧丰 李思特)

    • 上一篇:“保护不止 我们不散”——厦门市思明区文物保护志愿者群像
    • 下一篇:打开一沓书札,展现一段文物回归历程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