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重要文物保护单位选介
株洲市重要文物保护单位选介
一、 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炎陵县鹿原镇炎陵村,祠庙始建于宋乾德五年(967)。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区占地一万平方米,修复后的陵殿座北朝南,所有建筑沿南北纵轴线均衡对称分布,五进两个院。第一个院落由前三进午门、行礼亭、正殿组成;第二个院由后墓碑亭和陵墓构成。炎帝陵是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其中“炎帝陵祭典”系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1997年中宣部确定炎帝陵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2000年,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确定炎帝陵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炎帝陵全景
二、 沩山醴陵窑大遗址(山嘴窑址、卢家湾窑址、月形湾窑址)
位于湖南省醴陵市东堡乡,距城北15公里处的沩山水库大坝上。2006年6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窑创烧于清,分布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核心地域超过300万平方米。是清代南方著名的窑址之一,是省内少见的大型古瓷窑群,创烧了的釉下五彩瓷,成为中国釉下五彩瓷的发源地,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09~1919年,醴陵窑瓷器多次参加国际博览会,频频获得金奖。
醴陵窑一角
三、 茶陵南宋防洪堤及古城墙(含茶陵铁犀)
位于湖南省茶陵县城关镇,始筑于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2005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城墙4段共1536米、城门(含月城)2座、马道1条、护城堤700多米、镇堤铁犀1座、水埠2座。茶陵城墙是湖南省内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南宋城墙,融合了宋、元、明、清四个时代城墙建筑的技术和建筑风格。对于水利学、建筑学、军事学、历史学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茶陵古城城门楼
铁犀
四、 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群——醴陵市先农坛、东富寺、株洲县伏波庙
1927年1月4日到2月5日,毛泽东步行700多公里,实地考察了湘乡、湘潭、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农民运动情况。先农坛,东富寺、伏波庙是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株洲区的重要地点,在此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形成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它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为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农村大革命运动的继续发展。
先农坛
东富寺
五、渌江书院
渌江书院位于醴陵西山公园,是以宋、元、明的学宫故地作基础,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创建。199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遴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单位。该书院是湖南众多书院中保存较完好的一座,其风格充分体现了湖湘书院特色。书院办学时间长,是湖湘文化的重要支脉,书院培养了大批英才,尤其是有名流掌教。左宗棠曾在此任山长,朱熹曾在书院前身学宫讲学。
渌江书院全景
六、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洣泉书院(含接龙桥战斗旧址)
1928年3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基本建立,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一次攻克酃县县城,3月15日在洣泉书院门前的大操坪召开了有千余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宣传土地政策、工商政策、号召贫苦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同年4月19日,毛泽东率军从湘南回师井冈山,再次来到酃县县城,入住洣泉书院,第一团的团部设在书院内,次日毛泽东和团长张子清在这里指挥了接龙桥战斗,击溃了敌一个团,有力地掩护了朱德、陈毅部队向井冈山转移。这次历史事件为毛泽东、朱德第一次握手会面,两军会合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对壮大井冈山的武装力量,取得三次反围剿的胜利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洣泉书院
七、中国共产党第一个连队建党旧址——叶家祠(含桥头江家毛泽东旧居、红一团团部旧址朱家祠)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同志率工农革命军从浏阳文家市出发,经江西永新三湾、莲花于1927年10月14日来到炎陵县的水口,毛泽东住在水口桥头江家,团部设在邻近的朱家祠。这期间,毛泽东在水口叶家祠发展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批连队支部党员。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军队里的的第一个基层党支部诞生地,支部建在连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支部建在连上”的历史开端,这一事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和现行行政机构设置都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
叶家祠全景
桥头江家槽门
朱家祠全景
八、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土地革命试点旧址——周家祠(含毛泽东上政治教育课旧址八担丘、军民诉苦大会台旧址)
1928年3月中旬,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来到炎陵县中村,师部设在中村周家祠。在与周家祠一墙之隔的周南学校主持召开了农协骨干会议,具体研究了插牌分田试点工作。这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最早的土地革命试点,在中村期间为稳定军心,在距周家祠300多米的八担丘上毛泽东给部队上了一个星期政治教育课。并在中村墟头召开军民诉苦大会,镇压了土豪劣绅。中村的插牌分田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的土地革命试点,第一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为《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的制定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周家祠全景
九、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含茶陵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1927年11月18日,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克茶陵县城,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府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稍后建立了茶陵县苏维埃政府,1930年至1932年11月苏维埃政府在严塘湾里办公,设有土地部、军事部、财政部、文卫部、裁判部、内务部、工农部检查委员会等11个部委。政治建设比较规范,机构设置比较完善、工作有成效。
茶陵工农兵政府全景
茶陵苏维埃政府
十、株洲机车厂联合厂房
厂房始建于1936年,是民国政府利用英庚子赔款建成,由英国提供设计并加工钢构件,国内营造商施工完成。是旧中国粤汉铁路全线通车后最早的机车修理厂,是新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的诞生地,也是迄今为止中国自行设计制造最高时速的电力机车的诞生地,创下了电力机车史上12个“中国第一个”。它见证了中国民族火车工业的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工业科普教育和工业旅游的十分珍贵的文物资源。
联合厂房全景
十一、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凤凰山防御工事
1936年11月,国民党政府军政部在董家椴征地5480余亩建炮弹厂,1937年抗战爆发被迫停工。第二次复建于1948年2月,取名为株洲十一兵工厂。为了加强兵工厂的保护,在工厂周围至高点修筑防御工程。该防御工事位于凤凰山顶,三十年代开始构筑,后经过多次修葺。平面上呈圆形,呈人字形漫铺红砖,中心为“R”形,平面上以“R”为中心对称设六个圆形入口,为砖砌拱券,并且在地下连通。
- 上一篇:株洲市开展“工业文化遗产”专项普查成果斐然
- 下一篇:株洲博物馆藏文物概况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