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博物馆

登录注册退出

对话(第一期)|饶泽民老师专访——兽面纹铜鼎、父乙爵的发现故事

  • 发布时间:2022-04-15
  • 文章来源:公众号
  • 6
  • 0
  • 0

  • 饶泽民老师是我馆退休员工,他曾经参与过多件株洲博物馆珍贵馆藏文物的征集工作,为丰富馆藏做出了突出贡献。《对话》第一期株小博记者将专访饶泽民老师,听他聊聊文物背后的故事。



    饶泽民老师简介

    饶泽民,男,1952年生,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文博本科班。从事文化、文物工作四十多年。

     

    饶泽民于1992年调入株洲博物馆,在考古部工作,前期随省考古队参加湘北八十垱遗址发掘、株洲县磨山遗址考古发掘、茶陵界首遗址考古发掘。后进入陈列开发部、保卫部、宣传教育部等多个部门工作,2012年7月退休。


    01




    兽面纹铜鼎发现故事



    株小博记者



    饶老师您好,您能跟我们讲讲西周兽面纹铜鼎被发现的故事吗?

    饶泽民老师






    1988年4月,我接到淦田派出所所长打来的电话,告之该乡建宁水闸边挖出一个锅子。我随即前往调查,据当事人介绍,他家屋后一丘菜地今年打算改种棉花,特地配了一把新锄头准备深挖菜土。也就是这一锄头下去,只听“当”的一声,锄头弹出了手,手掌的虎口震开,血也流了出来。正自认晦气之时,他忽见锄头刃口在阳光下闪着灿灿的金光。哇!不会是挖到金矿吧?他忘了手掌的疼痛,对地下硬物小心刨挖。一身大汗之后,一个青铜器出土了。我对它进行了仔细的测量:三足柱型,双耳,它高28厘米,口径29厘米,腹深20厘米,其纹饰玲珑精致,造型大方庄重。口沿边一块残缺,全新痕迹,经勘验,正是那一锄头所致。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铜大鼎,经考证,是西周时的珍品。

     

    我向他宣讲法规政策,在有人许诺千元购买的情况下,他将文物交给我。这是一种多么纯朴而且高尚情操啊。三天后,我将荣誉证书和奖金送到他的手中时,围观的群众中却有人说:“挖到宝不要,这个人有点宝。”而他说:“别人一辈子挖不出宝贝来,我一锄头就挖来了政府的奖励,知足了。”


    02




    父乙爵发现故事



    株小博记者



    饶老师关于西周兽面纹铜鼎发现的故事讲得非常精彩,只讲一个文物,大家可能会听不够,您能不能再讲一个观众特别喜欢的父乙爵的故事呢?

    饶泽民老师




    爵,是我国古代的饮酒用器,我们现在称之为酒杯,爵的形状是前有喝酒用的流,后有尖状的尾,口沿上有左右对称的两柱,腹下有三足。青铜爵流行于商代,秦汉之后极为少见。青铜爵也是青铜礼器中的重要器物,商代贵族墓葬中常有爵与觚成套陪葬。

     

    株洲博物馆历史展厅里有一件青铜爵。遗憾的是,随爵一起出土的觚却永远地损坏了。那是1990年9月间,株洲县南阳桥乡一姓杨的村民在田间挖土,发现了一个陶罐,内有爵、觚两件酒器。听说挖出了东西,一下子围上许多人,大家都不知何物,你的手捏一下,他的手捏一下,历经地下三千年,本来就薄薄的一个酒觚就这样被众人捏坏了,小杨发现2件器物中有一件已成碎片,忙收起那件没坏的匆匆收工回家。

     

    小杨委托在县城做事的老兄:“你在渌口熟人多,帮我问问这是什么东西?哪个朝代的?”次日,青铜爵便放在了我的案头。你看它:圜底圆体短杯式,双柱成菌形,器腹上部饰一圈云雷纹,其中一柱上阴刻“戈”字。柱上带族徽的爵在全省少见。我当即将爵又量又画······

     

    小杨的老兄说:“还是先让我拿回去吧,我会说服弟弟让他本人来上交国家,如果我今天空手回去,兄弟之间会误会的。”我相信了他的话,第二天赶至市文物处汇报,然后与市文物部门的同行一道驱车来到杨家。这不,这件极其珍贵的文物到了它最该去的地方。

    【组稿】:饶泽民、易武

    【编辑】:易  武

    【初审】:易  武

    【二审】:张孝蕾

    【终审】:肖  劲


    • 上一篇:古韵株洲|株洲博物馆馆藏金银器一览
    • 下一篇:从株博穿越到山川湖海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