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博物馆

登录注册退出

株洲发现民国时期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厂旧址及界碑(考古2)

  • 发掘时间:2013-08-02
  • 80
  • 0
  • 1
  • 2013年5月5日 ,株洲市文物局接到热心市民提供的线索,称发现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厂界碑,引起了株洲市文物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经研究决定马上成立调查小组进行调查。 在石峰区文物管理所、井龙街道办事处和九龙村委的大力支持下, 自5月6日至5月13日,前后三次进行了全面调查, 走访了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厂旧址所在地——九龙村十余名干部和群众,较全面揭示出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厂旧址的大致范围和基本布局,并征集了两件旧址界碑。


                  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厂旧址地理位置


      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厂旧址位于株洲市石峰区井龙办事处九龙山村。其东接三三六处国家储备物资局,南临京广铁路,西接吴家大岭,北距320国道约200米, 东经113°05′28.8″,北纬27°54′50.5″。 旧址 占地面积200余亩。基本布局分总厂部办公房、厂房车间、发电厂、宿舍、食堂和防空洞等。


      总厂部办公房:位于旧址西部,背紧靠吴家大岭,面朝东南面的厂房,原为三眼田组叶家祠堂,面阔五间,前后两进,为砖木结构,被征用作办公房,原石灰、泥、纸筋墙面曾被美国技术人员用水泥(老百姓称洋灰)替换。现已毁,但房基仍保留较完整。


    厂房车间:位于旧址中部偏西,面积约6万平方米。单层砖木结构,共分六排,呈纵向排列,曾收留过日本降兵,解放后被三三六处国家储备物质局征用作为仓库,后被其拆毁,现为三眼田组农田。


    发电厂:位于旧址北部,与厂区相距约300米,现已毁。其它情况不详。


    宿舍、食堂:位于旧址东南部三三六处国家储备物质局院内,据称现在仍在使用。由于该单位的特需性质,调查工作需有关部门协调才有可能进行。因此,具体情况有待以后调查弄清。


    防空洞:位于吴家大岭东坡,共有3个,分2大1小,呈南北方向排列,最北者大洞仍保留现状,为砖混结构,成人可直行进入,并设有出口。余二进出洞口被掩埋,其它情况不详。


    1号界碑:呈长方体形,通长158.5,面宽23,背宽21,厚15㎝;青灰色麻石质,碑上部正面磨平,长60㎝,楷体阴刻“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厂界石”,由右至左竖向排列,字迹工整有力,清晰可辨,碑体其余各面粗糙,人工凿痕清晰可见。


    2号界碑:底座残缺,残长92.3,面宽23,背宽22,厚10.5㎝。其它特征相同。 

      通过多次进行全面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表明:1936年秋天,以官僚资本为主的中国银行出面牵头,在上海虎丘路会集众多实业界人士成立了中国汽车制造公司筹备处。公司于1936年12月8日在南京成立,推举各界社会名流——曾养甫、宋子文、张静江、陈果夫、俞大维、胡文虎、卢作孚、张公权、熊式辉等19人为董事;由时任交通部长的曾养甫兼任公司董事长,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主任陈毕霖为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为张世纲;还选出张学良、俞大维、胡文豹、赵祖康等9人为监事。于1937年在上海建成上海分厂。



     年2月,中国汽车制造公司筹建株洲总厂,目标是在五年内制造出国产化的柴油汽车。厂址选在原粤汉铁路(今京广铁路)报子亭车站附近(今株洲市石峰区井龙街道办事处九龙山村),张德庆为总厂厂长,并聘用了多名外国技术人员。张德庆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曾在美国和德国学习工作过的工程师之一,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937年3月,第一辆脱胎于奔驰车的“本茨式中国号”柴油机汽车在上海装配成功,车的标志为中字外加一个圆圈,所以“中国号”又另有一个名字——“中圆牌”。


    1937年8月13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上海,上海分厂只好将大部分技术人员和设备搬迁到了株洲总厂。1938年日寇打进湖南,株洲总厂多次被日寇飞机轰炸,被迫向广西桂林、重庆巴县、香港九龙荃湾分三路内迁重新组厂。在广西建立的桂林分厂(后毁于战火),在重庆巴县建立华西分厂,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部搬到香港,改名为华运行,在九龙建立了汽车装配厂和零部件仓库,株州工厂的部分设备也运到了香港,成立南华铁厂。在2年多的时间里,中国汽车制造公司装配了2000多辆汽车,但是始终没能正式生产汽车,在日本帝国主义战争的摧残之下,“中圆”之梦终成泡影。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南华铁厂的百余部设备落入日军手中,机器被拆到日本。华运行辗转来到重庆,恢复了原来的大号“中国汽车制造公司”,但已经是名存实亡,只能生产一些汽车配件,无力生产整车。1943年,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华西分厂以桐油代替柴油做汽车燃料试验成功。抗战胜利后,外国汽车和零部件的大量倾销中国。由于无力与外商竞争,华西分厂只得改行转向制造纺织机械,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华西分厂因此成为了重庆机床集团的前身,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厂至此消失了。

     

    虽然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坎坷历程和先辈们的汽车梦嘎然而止,但中国人的汽车梦并没有称为绝响。值得一提的是,抗战胜利后,湖南省政府又在株洲堪地选址,拟建月产40辆汽车的制造厂,惜因财力而无果。正是中国人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怀着实业强国的崇高理想,一代又一代人无私奉献,至今不仅是创造出自己的一系列品牌,实现了自己的汽车梦,并且逐步走向了全世界。中国汽车制造公司自成立至消亡,历尽十年沧桑,是中国百余年近代史的一个缩影。我们发现并逐步揭示出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厂旧址的本来面貌,同时也是展示出一部闪亮的中国工业史。

    • 上一篇:2014年湖南茶陵晓塘考古发掘
    • 下一篇:炎汝高速炎陵段虎形山发现东汉墓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