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博物馆

登录注册退出

醴陵陈家垄东汉墓清理简报

  • 发掘时间:2008-05-19
  • 16
  • 0
  • 0
  • 【内容提要】2005年12月16日,醴陵陈家垅砖室墓出土随葬品仅修复了15件陶、铁器,从其仓、井、灶等模型明器的组合及相似形制的直口罐,在湖南及周围地区东汉中期墓中常见,正是为了抢救这些文物,江少华等同志惨遭车祸,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关键词】醴陵 东汉中期 砖室墓   明器


    2005年12月16日,受株洲市文物局委托,醴陵市博物馆馆长朱桂英、副馆长江少华、技术人员颜家凤等一行三人,为配合泗汾镇陈家垄村修机耕路建设,对其工程范围内已发现的一座东汉时期的砖室墓进行发掘,由于时间仓足,大部分器物已经暴露,在做好照片、摄影等资料收集工作后,为了文物的安全,他们准备先将墓内随葬品清理出来,登记后再运回醴陵市博物馆。朱馆长一行人完成文物的抢救工作已接近晚上七点钟,吃完快餐,随即又马上借车押送文物返回城里。在车行至龙虎湾时已是晚上八点钟,也就是令整个株洲文化系统揪心的时刻,一场湖南文物系统有史以来的大惨剧发生了……。一瞬间,劳累一天还没有缓过神来的几位同志惨遭车祸,一死四伤,我们的好兄弟江少华带着一天的疲劳和收获文物的喜悦被抛出车外,当场因公殉职,朱桂英馆长、颜家凤、司机等四人身受重伤,拍摄文物资料的相机、文物及工具摔得七零八落……万物皆泣……。


    时至今日,受市文物局局长、市博物馆馆长席道合的委托,特地为纪念我们的好兄弟江少华,现将他们抢救发掘这座汉墓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 墓葬的地理位置与形制

    醴陵陈家垄汉墓位于醴陵市泗汾镇陈家垄村,北距城区约15.3公里,西临醴茶铁路及106国道,东有铁水蜿蜒流过,地形为丘陵岗地,地势南高北低。整个工地仅发现一座砖室墓,墓葬形制、方向、原器物编号,皆因事故而不详。


    二、 随葬器物

    这次发掘的墓葬编号为2005LCM1,M1所出土的随葬品修复后共计15件,器物也是在修复后重新编号。M1的随葬品按其质地可分为陶器、铁器。现将出土的随葬品按质地分述如下:


    (一)、陶器

    共14件。可分为罐、坛、盆、器盖、井、灶、碓房、仓、鸡埘等八类。


    罐6件

    直口罐 1件。M1:13 夹砂灰陶,火候较高,方唇,直口,微束颈,圆肩,深腹圆收,平底内凹.肩至上腹饰三周细凹弦纹,最上一周凹弦纹上等距三个乳钉纹,肩和腹压印细方格纹。口径7.6,底径8.2,高14.2厘米(图二,6)。


    小盘口罐 1件。M1:14 泥质橘黄陶,火候较低。小盘口,外撇,圆唇,束颈,溜肩,弧直深腹,平底内凹。肩部饰细凹弦纹一周,肩腹部压印细方格纹。口径9.2,高12厘米(图二,8)。


    敞口罐 1件。M1:4泥质灰褐陶,局部呈桔红色,火候较高,但烧制时受热不均匀。圆唇,敞口略内敛,束颈,圆肩,鼓腹斜收,平底内凹;肩部饰两周凹弦纹,肩腹部压印细方格纹(图二,7)。


    双唇口罐 2件。M1:9夹砂灰陶,火候较高,圆唇,双唇口,带盖,盖穹顶,顶捏“山”字扁形提手,内口深直,外口敞,高领,束颈,圆肩,鼓腹,平底内凹;盖面及肩部压印细方格纹。外口径13.6,内口径8.8,底径9,通高15.4厘米(图二,4)。


    另一件为M1:7,泥质砖红陶,火候较低。圆唇,双唇口,缺盖,外口敞,内口深直,束颈,深直腹弧收,平底内凹,腹上部饰两条细凹弦纹,肩腹部压印细方格纹。外口径12.4 ,内口径7.8,底径7.8,通高11.4厘米(图二,2)。


    桶形器 1件。M1:10陶质为橘黄色,火候较低。方唇,口微敛,弧直腹,平底微内凹,腹部压印细方格纹。口径9.4,底径9.4,高7厘米(图二,5)。


    盆 1件。 M1:11夹砂灰褐陶,火候较高。圆唇,平折沿,弧坦腹,平底内凹;腹中部饰一道细凹弦纹,并压印细方格纹。口径16.4,底径9,高5.2厘米(图二,1)。


    器盖 1件。M1:3泥质橘黄陶,火候较低。顶捏塑扁“山”字形提手;穹顶,盖口微敛,盖面局部可见细方格纹。口径9.6,高6厘米(图二,3)。


    仓 1件。M1:12泥质红陶,火候较低。人字顶,仓呈椭圆形,前捏短梯,口微敛,墙身微鼓,平底内凹。墙身四周压印细方格纹。面阔20,进深15.2,通高13.2厘米(图三,7)。


    井 1件。M1:8泥质橘黄陶,火候较低。呈椭圆形,底座呈长方形,圆唇,口微敛,深直壁,底座方平,井壁上置井绳;外壁仅存少部分细方格纹。口径9.4—10.6,底座长13.5、宽13.2,通高6.8厘米(图三,3)。


    灶 1件。M1:6泥质橘黄陶,火候较低。双联灶,前置釜,釜上置一钵形器,后置一釜。灶门呈方圆形,灶身前方后圆,平底。仅见灶门局部压有方格纹。通长12.6,底长12,通高9.6厘米(图三,2)。


    碓房 1件。M1:2泥质灰褐陶,火候高。顶缺,口呈椭圆形,方唇,口微敛,微鼓腹,平底微凹。内置一箕,一碓及二附属件。内外有泥条盘筑痕迹,素面。口径长19.2、宽13.8,底径长17.6、宽13.8,通高7.6—9.2厘米(图三,1)。


    仓 1件。M1:5夹砂灰陶,局部呈桔黄,火候较高。缺顶,方唇,局部捏尖,口微敛,呈椭圆形,深直腹,平底微内凹;腹部压印细方格纹。口径最长16.2、最短径13.2,底径最长15、最短径13.2,通高8.2厘米(图三,5)。


    鸡埘 1件。M1:1夹砂灰陶,火候较高,顶部捏一圆形提手(已残),穹顶,圆肩,鼓腹,上腹戳挖一方圆形窗,下腹微内收,平底。通身压印细方格纹。底径14.4,残高14.4厘米(图三,4)。



    (二)铁器

    共1件。

    三足火盆 1件。M1:15铁质,已严重锈蚀,口至腹部仅存三分之一,三足缺一残一。圆唇,深坦腹,近平底,蹄形足,不见纹饰。口径36,高12.6厘米(图三,6)。



    三、结语


    本次发掘的这座砖室墓中,从残存的随葬品的组合和形制,可以看出时代特征明显,比较已发表的株洲及周围地区所出土东汉时期的墓葬及随葬品有较多的相同和相似之处,可判断其为东汉中期的墓葬。依据有二:


    ㈠、根据参加发掘的人员回忆,该墓为砖室墓,形制常见于醴陵一带的东汉时期砖室墓。


    墓中残存的随葬品组合为:罐、仓、井、灶、三足火盆等,仓、井、灶等模型明器的组合可以看出其承袭了湖南地区西汉晚期墓葬的基本组合①。


    ㈡、以上的14件陶器中可看出其共性,绝大部分器物肩直腹部施满细方格纹。另见少数几件罐施细凹弦纹。大部分陶器为印纹硬陶质,软陶较少,火候要高于东汉晚期的绿釉软陶②。以上特征具有华南地区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墓葬的典型特征。


    除以上特征外,该墓所出(M1:7、M1:9)罐与茶陵一中M1所出的(M1:16、M1:8)罐相似,而(M1:4)罐与茶陵一中所出的(M1:1、M3:21)罐有相似之处,或者说相互有承袭因素③。


    ㈢、M1中直口罐(M1:13)同醴陵金盆岭东汉“永元十六年”墓中所出直口罐相似④。


    由以上各特征可将醴陈M1的年代推断为东汉中期前段较为妥当。


    参加本次发掘的有醴陵市博物馆朱桂英、江少华、颜家凤。在整个整理过程中,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一座资料不全的墓葬,十五件支离破碎的文物,摔成废品的两台相机,仍未完全恢复健康身体的几位伤者,更让我们痛心的是,我们失去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文物工作者—江少华,虽然你已别我们一年有余,但你的音容笑貌犹在,你未完成的事业我们在继续……。至此,我们完成了你未完成的这篇简报,与其说是完成的是一篇文物发掘简报,倒不如说是对“12•16”惨案的一篇报道,是我们对你一片深深怀念之情的真情流露。十五件普通不过的文物,记录着你这位平凡的文物工作者在文物战线上做着同行们都在重复做的平凡事……


    春华秋实谁作为,早出晚归拾荒者。

                            照相:江少华

    执笔、修复、绘图:黄阳秋

    注释:

    ①宋少华:《试论长沙西汉中小型墓葬分期》,《湖南考古辑刊》第二期。

    ②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

    ③黄阳秋:《茶陵古城汉墓发掘报告》,待刊。

    ④李科威:《醴陵、株洲发现汉晋墓葬》,《湖南考古辑刊》第三期。


    • 上一篇:炎陵县发现东周时期青铜短剑
    • 返回列表